俗語說:春眠不覺曉,眼看"立夏"已經悄然而到,看著爬滿雜草的格子,也該整理了。
這陣子週遭發生了一些事,很幸運地都能圓滿的處理..............
最重要的是我也很想念大家..............
分享是一種快樂,現在請和我一起進入心靈成長的世界......................
|
||
朋友病了,大家去醫院看他。離開後在醫院門口感嘆:「唉,這麼年輕就生病了!」 另一人說:「去年底還聽他說,等到工作狀態好一點時,就帶孩子去迪士尼樂園。」 聽到這話,我心中閃過好幾個類似這樣感嘆的場景。然後我想通了:狀態永遠不會更好。 最常用的句型 「等到……我就……」是從小到大最常用的句型。 「等到考上第一志願,我就可以談戀愛了。」「等到當完兵,我就海闊天空了。」 我們都說過類似的話,後來也都發現事情沒那麼簡單。 因為兩件事會發生,讓這個句型無法成立。 一、我們考不上第一志願、找不到天命真女、結不了婚,或升不了官。 二、我們考上了第一志願、找到天命真女、結了婚也升了官。 就這樣,現在的狀態永遠不夠好到可以放心去玩、去結婚、去陪小孩、去環遊世界。 就這樣,我們做的每一件事,都是「手段」。考上了第一志願,是為了要第一名畢業。 誰來喊停? 算計和規畫沒什麼不好,沒有算計和規畫的人生,活不出濃度和深度。 結了婚,要買房子,買了房子,要把房貸繳清。 升了官,要當上總經理。當了總經理,要衝業績鞏固自己的地位。 這樣下去,永遠不會「安定下來」,永遠沒時間「陪小孩」。 很少人能及時喊停,所以命運幫我們做這件事。 生了大病,不能再拚了。這時你猛然發現:過去的戰功彪炳,也只是一團空氣。你醒了。 婚姻破碎,老婆不要你了,你從未陪伴的孩子冷漠地看著你,這時你猛然發現: 醒了還算幸運。沒醒的人在老婆、孩子走了後,變本加厲地投入工作,因為突然沒有「後顧之憂」。 其實那些「後顧之憂」,才是活著的目的。我們往前衝,一開始是為了讓緊靠在背後的人有更好的生活。 瞻前顧後,讓生命更深刻。一味往前衝很容易,就像開車只會往前開。開車的樂趣, 人生也一樣。 第二次機會 當命運幫我們喊停時,有時它給我們第二次機會,有時不會。 有第二次機會的,徹底改變了優先順序或思考邏輯,贏回後半個人生。雖然只有半個,已是大幸。 沒有第二次機會的,就變成朋友在醫院外感嘆的對象。 想到這玩笑,我回到現實。醫院門口的風總是冰涼,朋友的鬢角開始結霜。 一人說:「我先走了,改天大家不忙時,約個時間吃晚飯吧。」 我冒出一句:「就今天吧!」 「什麼?」 「吃晚飯,就今天吧!」我說。 大家低頭看手機,查下一個行程。打電話,看能不能喬出時間。 「今晚不行,」一位朋友說,「公司有事。周末好不好?」 大家附和:臨時約太趕、今天要加班、周末比較好……我也點頭附和,但內心惋惜,若是今晚有多好! 未來不會更好,而且隨著我們變老,通常只會更糟。 「周末你會來嗎?」朋友問我,怕我因為今晚不能吃飯而失望。 「當然會!」我說。我怎麼會因為不合我意就缺席呢? 【2011/05/06 聯合報】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