昔日的人聲鼎沸,早已被鎖入斑駁的門板背後。
繁榮熱鬧的小徑,如今變得又小又安靜~~~
早年,小徑位處軍事要塞,曾經駐紮有一萬多人的軍隊。
因此設有武威戲院(中正堂)、福利社等文康中心,
而且村子裡幾乎每戶人家都在開店做生意,
我先生的二伯家就開了一家滬江麵包店,一天要出爐好幾次麵包,才能應付大家的需求。
另外二堂哥也開了一家牛排店,有時候還要到隊上外燴呢!
那時候,小小的街上充滿了軍人以及吉普車,說有多熱鬧就有多熱鬧~~~
尤其是過年時,阿兵哥會組團到各個村子裡舞獅、舞龍賺紅包,
那時候一個紅包的行情是50元,
這樣一整天下來也很可觀,所以到了初四、初五,村民只要一聽到遠遠的鑼鼓聲,
各家就趕快關門假裝不在家,因為紅包實在是包不完啦!!
後來,隨著軍隊的撒離,麵包店關了,牛排店關了,戲院也關了,一切都變的靜悄悄...
現在,想要買個簡單的日用品,還得開車到幾公里外的鎮上才能買的到呢!
圖中的邱良功將軍之墓就位於小徑村中,其墓旁設有石仲翁、石馬、石羊等...
傳說有時候會在深夜時分,石馬、石羊會在村子裡出沒~~
呵呵~~不過這麼多年來我還沒有瞧見過呢!
只要是來過金門的遊客,一定會到金城鎮上的市集參觀這座貞節牌坊,
而這位守貞的婦人,就是邱良功將軍的母親。
其牌坊上面的彫花裝飾,值得遊客仔細的研究。
在金門的許多十字路口都設有圓環,當然在小徑村外的伯玉路(中央公路)也不例外,
這條貫穿金門交通最重要的道路,在民國77年更名為伯玉路,
主要是為了紀念胡璉將軍(字伯玉),在金門所做的各種貢獻,
而圓環上所豎立的銅像即為胡璉將軍。
這個防空洞,在當年單打雙不打的炮火中,
是村民(包括我先生)躲避無情戰火的藏身之處。
如今是積水養蚊子的地方,歹勢~所以我就不知道裡面是怎樣子的模樣?
花崗岩所拼成的老屋很有特色,但是隨著時間的移轉傾倒了不少。
幸好有金門縣政府的修繕補助,才能保留住許多漂亮的老屋。
而且現在有些還被改成民宿來經營,如果各位有機會到金門遊玩,
不妨可以選擇在這些老屋投宿,順便體驗一下戰地的風情~~
**因為天候不佳,所以照片的效果不是很好,還請見諒!!*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