飄浮在水面上的木棉花,緩緩地前進.............
水面下的魚兒也靜靜地追隨..........
深怕一不小心,打擾了此刻的靜謐.........
燃燒的花朵,彷彿想要把所有的寒意驅走~~~~~~
枝椏也用力的伸展,向世人宣告春天的來臨~~~~~~~~~~
五色鳥在樹梢快樂地鳴唱著........
而我也敞開所有的感官........
儘情地享受春天的氣息...........
新竹人是幸福的!!!!!
位在市中心的護城河,是目前台灣僅存的護城河,以往稱為東門大溝。
在過去河上與城樓之間設有吊橋一座,兼具交通與防禦的功能。
但是隨著歷史軌跡的流轉,護城河已經變成都市的排水系統之一。
還好市政府關注到親水環境,並且恢復了護城河的休憩功能和歷史風貌。
也提供了市民在休閒、逛街時,很好的歇腳處。
一進入新竹市中心,映入眼簾的建築,就是位在圓環中的東門城,現今稱為「新竹之心」。
新竹古名竹塹,是由道卡斯族語而來,為海邊的意思,可說是北台灣最古老的城市。
於1733年淡水同知徐治民先生以莿竹環植為城。
在1826年,竹塹士紳鄭用錫奏請改建竹城獲准,並於1827年興工,
以磚石建造城牆,而且建立了四座城樓,做為防禦之用。
後來在清光緒元年,清朝政府裁撤淡水廳,改設淡水、新竹、宜蘭三縣,
命名由來是取竹塹之竹,並期望此地可以日新又新,於是新竹之名便由此產生。
在1875年,新竹二字就正式出現在台灣版圖上。
時至今日,目前僅剩東門城(迎曦門),這一座城樓依然矗立著。
城樓下面的城座是以條形花崗石疊砌而成,圓形拱門是城市的入口,上層城樓原是木構建築,
現在已經改為混凝土,城樓結構共有24根立柱,屋頂為歇山重簷式構造,短而翹起的燕尾檐下,
掛上雅緻的吊筒,女牆上的磚砌雉堞,中央開方形射孔,作為防禦之用。
門旁立有「淡水廳築城碑」,記載著竹塹城的歷史。
東門城廣場下方為古護城河遺跡,現在已經改為地下藝廊。
做為展示新竹的老照片,讓古城門更增添人文氣息。
每逢假日,這裡是最熱鬧的藝文表演場地。
尤其是入夜後,跳躍的樂音與河畔的燈光相互融合。
浪漫的氣氛為竹塹注入一股新意!!!!!!!
偶然間,鳳尾蕨的孢子在此落腳、發芽、生根、茁壯.......
就像竹塹一樣,經歷了先民的開發、戰爭的洗禮、依然屹立........
此外,在1980年設立了新竹科學工業園區,更讓新竹邁向發展高科技的未來。
科學園區帶來了許多的就業機會,也提高了生活的品質。
安居樂業讓新竹人的幸福感也由此開始...........
幸福是溫暖的.....
歡迎有機會來體會新竹之美.............
(參考資料:新竹市觀光手冊)
- Apr 08 Thu 2010 12:00
新竹街景-東門城、護城河
close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
發表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