根據新經濟學基金會的一項新研究:
銀行家也許能為自己或銀行賺很多錢,卻是社會的負擔。
他們每創造一英鎊(台幣52元)的財富,就從社會取走七英鎊。
反觀一些低收入的工作者,例如:
醫院清潔工和垃圾回收人員對社會的價值就高得多。
這項研究依據工作對社會、經濟和環境的影響,
評比不同工作對社會有多少助益或阻礙。
研究人員說,傳統上認為銀行家創造財富,
再把財富分散給其他人的觀念不再正確。
事實上,高獲利的投資銀行家有損害社會的影嚮,
他們把全球金融體系搞到差點瓦解,
造成失業而不是就業,並且增加公共負債。
另外,廣告業務和稅會計師在撈錢時,對社會的損害更大。
廣告業務鼓勵高消費和負債,激起永不滿足的欲望,
每賺一英鎊,就摧毀十一英鎊的社會價值。
稅務會計師為客戶節稅,使政府稅收減少,
每賺一英鎊,就使社會損失四十七英鎊。
反觀托兒所工作人員讓父母可以安心去工作,
每拿一英鎊的薪水,可以創造9.5英鎊財富。
垃圾回收人員降低碳排放和垃圾量,
每賺一英鎊就為社會創造十二英鎊財富。
醫院清潔工時薪只有6.26英鎊,
但是他們讓感染不會擴散,大家不生病就可以工作。
醫院清潔工的一英鎊收入可以創造逾十英鎊的社會價值。
因此在報告中指出,高薪應受限制,
因為薪水通常未反映工作的真正價值。
我們應該建立一個架構,酬庸能創造最大社會利益的工作,
而不是犧牲社會和環境來創造利潤的工作。
以上的文章來自聯合報的報導
在社會裡,隱藏了許許多多的小人物,
其實他們就在我們的身邊,只是常常被大家忽略了。
但是他們的重要性,卻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,缺一不可。
就以清潔人員來說,如果三天沒有人來收垃圾,那麼街道將會髒亂無比。
也許他們的社會地位不高,但是卻值得我們尊敬。
職業是不分貴賤的,只有好人壞人之分。
讓我們在倒垃圾時、下公車時,請說聲謝謝!辛苦了!
相信你、我的心情將會快樂無比。